国铁集团全面退出珠三角城际公司
据天眼查消息,2025年3月7日,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进行了工商信息变更。
变更完成后,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由此前的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持股,转变为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也就是说,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13.6172%由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0.0809%)、广州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3.0401%)、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0.4962%)分别持有。
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由广铁集团、广东铁投分别作为国铁集团前身原铁道部、广东省政府的出资者代表共同投资组建,主要负责珠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和附属资源开发,是广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国有骨干企业。
国铁退出并非一帆风顺
早在2022年,广东省政府就计划让广东铁投与广铁集团全面退出珠三角城际公司。广东铁投所持的珠三角城际公司股权划拨给广州地铁集团;广铁集团所持珠三角城际公司的股份,广东省用其他铁路项目进行股权置换。
但股权置换的谈判过程并不顺利。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最初的思路是用广东省手中武广高铁10.82%股份置换广铁集团所持珠三角城际公司股份,双方已经达成初步意向。但广铁集团又提出,除了武广高铁的股份,广东省还需要拿出所持广深港高铁的部分股份,这一要求让广东省政府倍感压力。
由于在股权置换上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导致广铁集团一直没有退出珠三角城际铁路公司。如今,在多方努力和协调下,广铁集团终于实现了全面退出。
国铁曾于2023年退出另一地方城际
事实上,国铁退出地方城际并非首次。
2010年,湖南省出资代表湖南发展集团与国铁集团出资代表广铁集团以50%的出资比例,共同组建了湖南城际铁路有限公司。
随着国铁开展“一省一公司”制改革以及地方对于运营自主权的现实需要,经过多次股权置换,湖南城际铁路有限公司已于2023年11月21日实现100%由湖南轨道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控股,标志着国铁集团完全退出,地方获得了长株潭城际铁路运营的完全自主权。
在股权改制后,长株潭城际铁路迎来了“地铁化运营”的新时代。
湖南城际铁路有限公司积极采取措施,提升城际铁路的便捷性,包括实现与长沙地铁票制融通、优化与地铁的换乘引导等。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长株潭城际铁路的客流量,2023年长株潭城际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774.8万人次,日均4.9万人次;2024年,长株潭城际铁路发送旅客1968.20万人次,日均发送5.38万人次,同比增长10.7%。
由此可见,长株潭城际铁路的地铁化运营,提高了城际间的交通效率,加强了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之间的联系,促进人员、物资的流动,为打造长株潭都市圈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撑。
助推大湾区交通一体化发展
综合来看,广铁集团全面退出珠三角城际公司,是珠三角城际铁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一体化进程中的一大步。
早在2024年,全长258公里、横跨广州、佛山、肇庆、东莞、惠州5市,由广州地铁集团负责建设和运营的广佛南环(佛山西站-番禺站)、佛莞城际(番禺站-东莞西站)、佛肇城际(佛山西站-肇庆站)、莞惠城际(东莞西站-小金口站)四条城际线路贯通运营。
四条城际线路全面启用‘站站停+大站快车’公交化运营模式,满足不同旅客的出行需求。同时,在购票方面,广肇、广惠城际采用“12306+城际铁路公交化多元支付”双票务系统。其中,城际铁路公交化多元支付票务系统则实现了全国交通一卡通、岭南通、羊城通、广州地铁APP城际乘车码等多种支付方式进站乘车。旅客搭乘城际铁路将与地铁一样便捷,实现随到随走,无需提前购票,出行时间也将更加灵活。
在此背景下,广肇、广惠城际开通首周便发送旅客54.56万人次,广肇城际佛肇段和广惠城际莞惠段日均客流相比未贯通前增长了208.35%,旅客出行热情持续高涨,对原运营的两个城际区段客流带动有着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广州地铁集团构建的粤港澳大湾区“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实现城际轨道交通公交化运营,将极大促进珠三角区域人流的高速流动,为珠三角区域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进一步加速其融合进程。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广东省政府的自主运营和广州地铁集团的全面接管,珠三角城际铁路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